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报道 > 最新资讯最新资讯
大力培育“消费不浪费”餐饮文化
来源:北京青年报    时间:2020-08-17

“民以食为天”,现在生活好了,吃好一点、吃精一点,扩大餐饮消费,不仅无妨而且应该。尤其是为了对冲疫情的影响,更应该把提振消费信心、扩大消费能力放在重要位置。但我们提倡的是消费而不是浪费,绝不能把浪费当成消费。要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、节约为荣的氛围,让“吃多少点多少”“吃不了请带走”成为共识和习惯。

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。他指出,餐饮浪费现象,触目惊心、令人痛心!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,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,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(相关报道见03版)

“洪范八政,食为政首”,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,粮食安全都是基础工程。虽然我国已告别“吃不饱肚子”之虞,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再重视粮食安全。日前,联合国发布《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》指出,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影响,一些国家弱势人群的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很可能进一步恶化。这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,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安全。

保证粮食安全,从方向上讲主要有两点,一是生产,二是消费。切不可小看了消费,“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”,一个人一顿饭可能浪费得不多,但所有人累积起来就十分惊人。据统计,2017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,相当于3000万人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;2018年,全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每人每餐,浪费率达11.7%。如果能最大限度消除餐饮浪费,中国的粮食安全无疑将得到更大保障。

习总书记强调,制止餐饮浪费要加强立法,强化监管,采取有效措施,建立长效机制;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,切实培养节约习惯,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、节约为荣的氛围。这些工作中,培育积极健康的餐饮文化必不可少。

包括中国在内,许多国家都有崇尚节约的文化传统。“俭,德之共也,侈,恶之大也”“节用于内,而树德于外”,我国前贤的态度,代表着最朴素最广泛的社会认知,尤其是在对待粮食问题上,鉴于劳作之不易、收成之不测,更是节俭当先。强调节约粮食、遏制餐饮浪费,不仅是为了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,也是为了涵养社会主流价值观。

近年来,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相关文件,开展“光盘行动”等措施,大力整治浪费之风,积极健康的餐饮文化正在生成。体现在餐饮消费上,“舌尖上的浪费”现象有所改观,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。同时要看到,不健康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依然存在,仍有一些人习惯了讲排场,对餐饮浪费不以为然;一些人出于“不在乎”的心理,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浪费一点没有什么,而且认为“浪费也是消费”,并没有什么大错。

现在生活好了,吃好一点、吃精一点,扩大餐饮消费,不仅无妨而且应该。尤其是为了对冲疫情的影响,更应该把提振消费信心、扩大消费能力放在重要位置,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更多人走进餐馆,推动餐饮行业全面复苏繁荣。但是必须强调,我们提倡的是消费而不是浪费,绝不能把浪费当成消费,那种“吃得少点得多”,任由食物浪费而不愿打包带走的行为,反映了一种落后的需要抛弃的餐饮文化。应该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、节约为荣的氛围,让“吃多少点多少”“吃不了请带走”成为共识和习惯。餐饮行业要加强自律,大力培育“消费不浪费”的餐饮文化;社会各界要强化参与和监督,为培育“消费不浪费”餐饮文化创造良好条件。

“民以食为天”,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;“成由勤俭破由奢”,勤俭节约连着艰苦奋斗,是成事之根基。培育“消费不浪费”的餐饮文化,一方面要鼓励积极消费、扩大消费,另一方面,要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,坚决抵制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,让“厉行节约粮食、反对餐饮浪费”在全社会蔚然成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