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是谷类中的社交高手,爱串门走亲戚的她,总是不好好的在自家谷类一亩三分地上老老实实待着,经常和一些蔬菜一起出现在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上,一不小心就占领了餐桌的“半壁江山”,一起来看看吧!
玉米窝头:加面改良口感更好
玉米窝头、玉米饼子是许多人的回忆,80年代前,许多地方以玉米窝头、玉米饼子为主食。
当然,现在许多人也自己在家做玉米窝头,但此窝头非彼窝头。纯玉米面窝头口感比较粗,不太受大家的欢迎,因此许多人会加上面粉、牛奶等做改良版的窝头,吃起来更加香甜可口。
玉米糊糊:五谷杂粮巧做粥
用玉米熬粥可以有多种,玉米面、玉米片……采用不同加工方式的玉米产品,其血糖生成指数(GI)不同:玉米面(粗粉,粥)GI为68,玉米糁粥(51.8),玉米片(78.5),煮的甜玉米(55),加工程度低的带皮粒状玉米GI更低。对于糖尿病人,尽量选择加工程度低,带皮粒状的玉米做粥,如玉米糁粥。
随手抓上一把打碎了的玉米,加入糙米、薏米、小米、大豆、红枣等多种食材,加冷水,小火慢熬,美味飘香。一来增加其滋味,二来豆类和谷类营养互补,弥补玉米中赖氨酸缺乏的缺陷。
炒到菜里:金玉满堂餐桌上
黄瓜、胡萝卜、松子、蜜豆,加上黄灿灿的玉米便组成了这道喜庆的菜。
当然玉米霸占餐桌可不止这一道菜,还有玉米炒肉末、番茄玉米排骨汤、玉米土豆丝小煎饼、青椒炒玉米、玉米羹……
水煮玉米:简单方便啃着吃
糯玉米在可溶性糖、粗蛋白、支链淀粉等方面含量高,且较为均衡,这也和糯玉米甜糯韧滑的特性达成了“表里如一”。普通玉米直链淀粉、粗纤维含量高,其可溶性糖、粗蛋白、支链淀粉含量较低,所以皮会有点硬,有嚼劲儿,没有那么甜糯,但饱腹感更强。
将一整根棒子,去除外面包裹的玉米叶,等到锅内开始飘出诱人的香气时,便可以用筷子插上棒子,愉快地“啃”了。
不过,啃玉米时,可不要放过容易残留的白色玉米胚芽部分,玉米的胚乳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,是玉米里的“小宝藏”!(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与营养卫生系教授 马冠生)